诸暨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眉山这个派出所快要无案可办背后原来是枫 [复制链接]

1#

邱晓媛封面新闻记者王越欣李庆

年GDP总产值亿元的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是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基地。与经济逐年增长相伴而来的,便是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

但对于辖该园区的眉山市公安局园区分局象耳派出所,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却在逐年减少,年全年刑事案件数量仅有21件,辖区治安不断向好。这是为何呢?近日,记者带着疑问前往象耳派出所一探究竟。

派出所荣誉墙

走进眉山市公安局园区分局象耳派出所,看到的便是满墙的荣誉奖牌。派出所所长漆涛笑着说,“这几年,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逐渐减少,我们民警都快无案办了。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民警无事可做,如今的局面,反而是全所上下,共同努力做出来的成效。”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形成的“捕人少、治安好”这一“枫桥经验”让枫桥派出所一度声名鹊起。半个世纪过去,枫桥经验再成火爆全国,各地派出所均掀起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高潮。象耳派出所也不例外。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在园区分局多次组织召开学习座谈会头脑风暴后,象耳派出所明确了思想和行动。“而所有工作的落脚点其实就是两个字,实干。基层民警的工作就是要实实在在走下去。”漆涛说。

群众前来办理业务

随后,漆涛讲了辖区内一位老民警的故事。这位民警叫周祥,从警25年的他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行走在乡间田野。每到一个新地方,周祥不是坐在办公室看资料,而是天天进村入户,挨家挨户去走访。即使有些村民还不记得他的名字,但只要说起有些一瘸一拐走路的“老头子”,大家脑中的记忆立马鲜活了起来,“哦,他经常下乡,我们看到过的。”

工作在基层,老周遇到最多的就是些零碎琐事,但老周总会耐心细致地去为群众解忧。哪家因为田地纠纷打架了要调解,哪家孩子生病需要送医,哪位老人需要上门办理身份证,都会找老周。“有事就找周警官”,成了老百姓的共识。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分局领导准备把老周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但他婉言谢绝:“老百姓都和我熟,我既然扎在这了,就不准备出去了。”

民警帮助老百姓搬运木材

为啥要讲老周?漆涛说道:“基层没有那么多的大案子,多得都是民生‘小’事。但如何处理好这些小事,调节好纠纷矛盾,帮助老百姓解忧解困,这就需要像老周这样的人,把群众当亲人,做老百姓的贴心人,警民关系自然就好。”

要想和老百姓走得更近,阵地前移也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目前,象耳派出所前移5个企业警务室和社区(村)警务室,真正让警务室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便民利民的“服务站”,实现全部公安业务“只跑一次”办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村级警务室

此外,象耳派出所还整合企业安保力量,组建治安巡逻队,完善邻企联防机制,大大提高了园区见警率、管控率,实现园区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治安稳定相结合的双赢局面。

象耳派出所全体民警

如今的象耳镇和金象化工园区,案件少,纠纷少,治安好。年以来,辖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7.3%,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民转刑”案件以及重大突出信访事件,象耳派出所也因此荣获多种荣誉。

“我们将继续坚持推进和创新‘枫桥经验’,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争创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漆涛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