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诸暨小伙高中休学做篾匠潇湘晨报
TUhjnbcbe - 2024/8/24 1:43:00

徐松杰在制作竹编作品

瘦瘦的个子,戴着一副眼镜,不善言谈,这是徐松杰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两年前,家住诸暨市应店街镇紫阆村的这位文静小伙子,突然爱上了竹编,从此一发不可收。仅仅两年时间,徐松杰已经熟练掌握竹编的各道工序,制作出了几十种竹编工艺品,还成立了紫阆紫芸竹编工作室,有的作品已被诸暨市博物馆收藏。

高二休学,疯狂爱上竹编

徐松杰出生于年,高二那年,因为觉得在学校里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选择了休学回家。茂林秀竹是紫阆村的一大特色,那段时间,徐松杰经常去竹林玩,后来又接触到了一些竹编工艺品,越看越喜欢。他渐渐觉得自己也可以试着做一做。于是他买来了一本俞樟根著的《竹编工艺》,仔细地钻研、琢磨,慢慢地悟出了不少东西。

年4月的一天,徐松杰带着一把刀上山,去竹林砍了一根毛竹扛回家,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竹编生涯。

徐松杰的第一个作品是农村常用的筅帚,专门刷锅用的,然后把畚箕、菜篮等各种用具都制作了一遍。随着手艺越来越精,他又开始制作竹编工艺品。记者看到,他的工作室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精致竹编工艺品,花果盘、小方箩、托篮、竹编画、竹垫等,不一而足。

徐松杰说,学习竹编技艺,关键是剖竹,将一支粗壮的毛竹剖成几毫米宽的篾丝之功,绝非几日能成。为了剖好竹,他足足练了半年多,两只手经常弄得鲜血淋漓,但他乐此不疲。经过两年苦练,现在他能将一根1厘米厚的竹条,剖出24根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竹丝。“剖竹是一项需要苦练一辈子的技艺。”徐松杰说。

静得下心,技艺突飞猛进

肯吃苦,又能静下心来,还有钻研精神,徐松杰的竹编技艺突飞猛进。而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徐松杰也越来越痴迷这项传统技艺。“这可能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徐松杰感叹道。

在徐松杰看来,竹编除了实用,更是一件艺术品。他想做的,是那种能够传世的艺术精品,而不是简单粗糙的菜篮、农具之类。

徐松杰最为得意的一件作品是由他独创的“人”字弹花八角盘。徐松杰告诉记者,竹编技法多种多样,弹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所谓弹花,顾名思义,编织时将蔑左右交叉,层层铺蔑,组成一个个“人”字图案,很是巧妙。

这只八角盘编织非常精细,花费了徐松杰很长时间。编织完成后,徐松杰又进行上大漆、描金等工艺,这样不但防蛀防腐,而且更加美观。这只八角盘,有人以元的价格向他订购。

徐松杰做的瓷胎竹编,也很考验功夫。瓷胎竹编又称细丝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作贡品,技艺几近失传,上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年,瓷胎竹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瓷胎竹编需要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所用的竹丝只有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左右。最难的是让竹丝紧贴瓷面,所有接头的地方都要做到藏而不露。”徐松杰介绍,有时候,小小的一只茶杯,就需要10来个小时才能完工,途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工作室里,游客越来越多

现在,徐松杰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竹编上。他待在工作室里埋头创作,这也成为紫阆村的一道独特风景。这几年,随着乡村游的兴起,前往紫阆旅游的杭州、上海等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徐松杰的竹编工艺品已有不少被游客买走,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儿子不肯读书,甘愿做个篾匠,虽然当时徐松杰的父母也不太理解,但现在看他在这方面蛮有天赋,也感到很欣慰。“我们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徐松杰的父亲徐取华说。

徐松杰确实有自己美好的梦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创新,把紫阆竹编打造成一张特色名片,让更多人爱上中国这门古老的竹编艺术。”

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正坚实地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绍兴晚报记者张学敏文通讯员陈葑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暨小伙高中休学做篾匠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