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阁:这五年我们看见力量在生长
本报特约评论员华池阁5年里,最让我们铭感于怀的,也许正是那些从心底里涌现出来的精气神。扪心自问,那种不屈不挠的气势,那种守望相助的情谊,那种对个体生命的珍视,那种对彼此处境、未来和命运的关切,确有普遍性、自觉性的增强。面对一些旅游观光者在地震遗址前的活跃,有人埋怨人们太容易遗忘,竟然如此消费灾难,甚至用 汶川,忘川? 这样的词句来提醒人们记住曾经的苦难。的确,如果不是那些狰狞的地震遗存,在汶川、北川,在水磨镇、映秀镇,今天的那些地理与人文信息,已看不出5年前特大地震的影子。然而,这有什么不妥,有何不可?正如我们常说,灾难已经过去,生活还将继续。那么,生活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是在悲伤的暗影中度过余生,还是选择积极乐观地度日?是让伤口不再愈合,还是修复一新?答案不言而喻。再说,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停留在灾难气氛中的方式来记住曾经的苦难、来纪念所受的灾难呢?这5年,无论是在个人的一生中,还是在国家的发展中,都不算太长。然而,我们许多人,仿佛已经度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这5年,我们经历和见证了太多的人和事,回首一看,无论是国家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发展,仿佛都已越过万水千山。面对一场特大地震肆虐后的满目疮痍,其实我们只用了3年左右时间,就让新的家园在废墟中挺立。这样的改变,连那些今天去过灾难现场的外国人都引为奇迹。今天,当年的灾区成为人们的旅游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靠的不是同情换来的人气,而是经济与人文的吸引力。这不正是我们所欣于见到的:灾区已然具备了造血的经济机能,灾区同胞已然拥有了好日子与更好的未来。而在这5年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灾难频袭。但一个更加有力量,也更加开放、更加透明的中国展现在人们面前。无论是灾难的科学救援,还是在苦难中重生,无论是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还是*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国的这5年尽管还有不少不如意处,但可圈可点处同样有不少。而这一切,乃始于中国经受汶川地震的淬炼。如果说5年前的志愿者涌向灾区,是一种深沉的同胞情怀所激起的自发,那么,此后的公民精神与力量的释放,更多的则是一种自觉与主动。从以捐款的方式奉献爱心,到志愿者被组织起来有序奉献,再到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自觉发挥力量,莫不表明我们的社会在发育,在生长。在这个权利时代,公民责任的觉醒将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有希望,也更有力量。5年里,最让我们铭感于怀的,也许正是那些从心底里涌现出来的精气神。扪心自问,那种不屈不挠的气势,那种守望相助的情谊,那种对个体生命的珍视,那种对彼此处境、未来和命运的关切,确有普遍性、自觉性的增强。这样的精神与力量,不仅铸就一个新的中国,也将铸就亿万新的中国公民。如是,无论家国梦,还是个人梦,我们都会心里有底,脚下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