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妞的窑洞
《窑洞――另一种“营造法式”》是一部探索中国文化和生活状态的纪录片,片子以一个法国人的视角,根据另一个在陕北考察窑洞文化长达17年之久的法国人类、工艺技术科学家的研究摄制而成,拍摄了延安地区建造窑洞的过程,逐步呈现今天石匠师傅、木匠师傅、风水先生和居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窑洞居住的现状,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的每个细节去描绘出一幅当下窑洞文化的生动图景。导演艾罗蒂?布莎是位地道的法国女人,她的影片整体呈现出一种对立却又和谐的风格――粗放随意的延安地区气质碰撞女性导演的执著和柔情,含蓄的中式生活哲学碰撞浪漫的法式优雅。
中国论文
痴迷多元文化
艾罗蒂出生在一个开放和宽容的家庭氛围里。父母都当过演员,后转行当了制片人,经营起一家广播电视台。母亲喜欢研究宗教和哲学,总是给自己的孩子们看美国黑白片和经典法国电影,但对本职工作,却总是闭口不谈。从8岁到17岁,艾罗蒂都在同一所寄宿学校上学。这所学校因其优秀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家庭将子女送学校里学习。艾罗蒂在此学习时,已经是颇具规模的国际学校。艾罗蒂说,也许从那时起,她就特别习惯跟各种“外国人”打交道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微妙,使她痴迷不已。
到中国看看
艾罗蒂曾经担任过三年兼职做空姐:阿拉伯、美国、越南、土耳其、印度、北非……虽然只是短暂停留,却让她见识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异国文化。1989年,从寄宿学校毕业的艾罗蒂想选择学习一门外语,母亲建议她学习中文。当时的中国对于不少法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存在。而中国在艾罗蒂眼中,就是电影《*土地》和《红高粱》里那一方背朝*土脸朝天的质朴人民。母亲却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时在法国的中国人少之又少,但艾罗蒂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优秀的中国老师,不仅教给她基础的汉语知识,还讲解了大量的文言文和诗词歌赋。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幅瑰丽的画卷在艾罗蒂面前缓缓展开。
1991年艾罗蒂来到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期间艾罗蒂周游中国,第一站就是古都西安。当面对气势磅礴的兵马俑时,艾罗蒂记起小时候看到兵马俑被发现的新闻。这缕回忆陡然照亮了艾罗蒂的中国之旅,她这才意识到,原来从那么早的时候,她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带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意味。
缘定纪录片
回法国后,艾罗蒂对中国*牵梦萦,她迫不及待想再次回到中国,但却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辗转在当地的几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工作。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艾罗蒂参加了法国真实电影节(Cinema Du Reel),这个电影节在著名纪录片导演让?鲁什(Jean Rouch)的倡议下于1978年创建,一年一届。让?鲁什是艾罗蒂非常喜欢的导演,尤其是他的代表作《我,一个黑人》,艾罗蒂翻来覆去地看了很多遍,用她的话来说,这是部真正发掘属于人类本质的电影。
而在真实电影节上,艾罗蒂再次看到让她“震惊不已”的电影,那是一部在加德满都拍摄的纪录片,片中的牧人和羊群在广阔的草原上流浪。镜头如此真诚,在空间处理和剪辑的方法也达到相当的自由,不管是影片风格还是内容都让她如此动心。从此,她每年都会来参加这个电影节,带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
也许是因为父母都是演员,艾罗蒂的基因里也带有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在中国期间,艾罗蒂还参加了陈建导演的电视剧《走出凯旋门》和《女子监狱》的拍摄。
2002年,艾罗蒂遇到一次绝好的机会,那是一个中法合作的改编电影项目,她在里面担任剧本翻译的职务,一切都非常顺利。但天有不测风云,眼看着开拍在即,马上可以再次去往中国了。SARS突然来袭,保险公司不愿投保,前往中国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大小演员和演职人员纷纷辞行,剧组支撑不下去,终于撤销了这个项目。
另一种“营造法式”
由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熟知,艾罗蒂曾在巴黎建筑遗产博物馆里担任策展人,负责一个叫“在中国城市里”的展览会。展览会从普通人认知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各个大城市的布局和规划,也推荐一些年轻有为的新建筑家,还从风水玄学的角度介绍中国传统建筑。
在此期间,艾罗蒂读了不少关于中国建筑的专著,相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大都市,艾罗蒂更青睐于人和人关系更加自然亲密的传统建筑。她发现,中国人对于空间的认识和理解远远超出了法国人,空间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外部关系,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理论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这种认识,是出于一个外来文化背景的人的天然敏感。
艾罗蒂认为中国汉字可以体现中国人独特的空间概念,因为每个汉字都是处于无形的方格之中,比例严格,无一例外。如果不是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规律,是根本就没法弄明白其中玄妙的。
“营造法式”的根源含义就是中国人这种让人痴迷的空间关系。而最终这也让艾罗蒂萌生为这种关系出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
Ateliers Varan的学习
2008年艾罗蒂作为评委参加了法国亚洲电影节,在此遇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谢飞和吴建民两位老师,为她在北京电影学院的留学经历埋下伏笔。不仅如此,她良好的中文基础,还使她成为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翻译,在陪同他游览巴黎期间收获颇丰。艾罗蒂开始有计划地去从事影视方向的工作,积累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与文化部门的工作经验。
艾罗蒂的同窗好友罗琳此时已经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同时也是近代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科学家。他在陕北有17年多的观察工作,出版了多本有关窑洞的著作,已经成为一个责任重大的高端学术人士。因为长期的科研工作,罗琳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专业客观又自信从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艾罗蒂。
艾罗蒂在Ateliers Varan(前身是让?鲁什导演成立的纪录片电影工作室,其中教师多是知名成熟导演)接受纪录片创作方向的培训,正是这段经历帮助她跨出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第一节课上,老师就把学生们统统赶出课堂,去实际生活中拍摄一个真实的人的职业。相对于其他教育机构,Ateliers Varan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步就告诉学生们立刻行动“去拍”,摆脱所有顾忌和疑惑,在记录的过程中去发现事件,发现人物。 看完艾罗蒂第一次拍的东西,老师摊开双手问艾罗蒂说:“So what(你想表达什么)?”面对这样的询问艾罗蒂大受打击,不知所措,老师接着告诉她,每个镜头都有“说”的功能,一个人拍出的东西就像自己,人有多深就能拍多深的东西,因为角度太弱,反思太浅,所以才会“说”不出来,“说”不到位。另一个不断被强调的元素就是强调导演“欲望”的重要性。Ateliers Varan的学生大多都有一定社会经历和生活经验的人,每个人都有“非拍不可”的纪录片,而这也是最后完成作品的关键。
在这样的教育下,艾罗蒂进步飞速,渐渐从实践中磨炼出了技术和观点,她开始有了自己的角度和反思,从一开始的零经验零基础很快完成了脱胎换骨。从Ateliers Varan走出来,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艾罗蒂信心满满。
艾罗蒂的“延安根据地”
拍摄纪录片《窑洞――另一种“营造法式”》期间,艾罗蒂在延安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和20年前艾罗蒂感受的北京一样,延安至今保存着淳朴的民风,那些热情好客的村民,甚至会把艾罗蒂迎接到自家暖暖的炕上,对着她的镜头也毫不畏惧,完全像面对一个老朋友一样。这一切要归功于“根据地”的中坚力量――当地艺术家冯山云和老同学罗琳。
冯山云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擅长版画、剪纸和布堆画。因为是土生土长的延安人。他的作品浸润着*土高原的民间艺术营养,充满灵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专家称之为“古朴的艺术,现代的手法”。除了醉心创作意外,冯山云也致力于推广“*土文化”,罗琳在延安做科研的17年间一直都居住在冯山云家中,两人结下深厚的情谊。顺理成章的,冯山云也支持了艾罗蒂的纪录片拍摄工作,甚至连他的大儿子冯奋也充当了艾罗蒂的助理。
艾罗蒂坦言,没有他们,就没有自己的作品。目前,艾罗蒂正带着《窑洞――另一种“营造法式”》在法国参加各项影展,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她说会保持自己的态度,继续尊重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并持续探索下去。因为有了这些背后的故事,《窑洞――另一种“营造法式”》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从内容来说,它记录了很多没有文字记载,只在建造窑洞的工匠口中“言传”的建筑技艺和传统文化,是一部可以作为文献的纪录片;从立意来说,片子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图片和影响记录了人的状态,把研究从窑洞建筑本身延伸到了中国人现代生活状态和传统空间概念上,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从意义来说,这部片子不仅是艾罗蒂、罗琳和冯山云一家的心血,更是对于17年来一直支持窑洞科研工作的当地居民的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