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浙江省名、诸暨以及诸暨市27个乡镇的名字来历,诸暨娃一定要知道!!
浙江简称浙,古称“折江”,因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弯曲如“之”字而得名。
浙江,古称“折江”
Zhejiang
诸暨武后垂拱二年(公元年),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
光启三年(公元年),诸暨改称暨阳。
吴越王天宝三年(公元年),复名诸暨。
咱们大诸暨市有27个乡镇哦!你们可知道这些乡镇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陈宅镇赵家镇阮市镇据传,明末清初,此地有条通往临浦、杭州等地的河江,并设有船埠,当时,该村有一进士姓阮,故取名阮家埠。后店铺不断增加,引成一个集市。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阮市,镇名亦由此而来。
次坞镇璜山镇相传,宋末,今璜山一带有一座山,但山形尚缺肚带头,故在东面山脚横筑高约丈许,长约3丈多的低山一座,充当肚带头,因形似“横”山而得名。后因横字不雅,改为“璜山”。现因璜山镇驻地为璜山村故名。
同山镇因该镇西北面有两座山,一座叫寺山湾后山,一座叫唐仁后山,每座各有3个山峰(亦称六峰),远处眺望两座山是相同的,故名同山,镇名亦由此而得。
岭北镇因地处“西岘山”大岭之北,故称岭北。
陶朱街道其街道办事处驻地近陶朱山麓,亦是为了纪念陶朱公,故名。
江藻镇江藻之名,一说当地自古业陶,以之为地名,称“缸灶”;一说宋时当地尚未筑堤建埂,江水流经村前,成为一片藻地,故名“江藻”。
山下湖镇该镇山下湖村居民在明末清初时,由詹家峧分居而来。当时坐落在凤山南麓,山下有个小湖,故以山下湖为村名。现因山下湖镇驻地为山下湖村故名。
东白湖镇陈蔡、斯宅两乡合并后,因驻地内有诸暨最大水库——陈蔡水库,又因辖区内有风景名山东白山而得名东白湖,镇名由此得。
马剑镇唐懿宗咸通年间,陕西杜陵人戴昭授浙江东道五部兵马大元帅。后其子戴堂,奉父命镇越之鉴湖,以战功分辖暨水,遂迁居浦江建溪(即马剑)。后裔念其好驰马试剑,故名马剑。现因马剑镇驻地为马剑村故名。
王家井镇据传,古时王姓定居于今王家井村,建有水井一口,为村人共饮,故得名王家井。现因王家井镇驻地为王家井村故名。
应店街镇今应店街村原名罗坞。元末财主应十万,从永康迁至道地,明初又从道地迁居应店街村,渐成富豪。传说明代朱元璋曾到应店街村,应十万捐了*粮2万石。因捐粮有功,明太祖降旨建造牌坊,封为“应义门”。从此,每年八月初三形成庙会,因而商店渐增,形成街道,清朝年间将罗坞改名为应店街。现因应店街镇驻地为应店街村故名。
草塔镇街亭镇大唐镇浬浦镇浣东街道直埠镇店口镇店口之名源于南宋,原名巅口,因该村坐落在三面环山山巅之口。明时商业繁荣,形成小集镇,改称店口。镇名亦由此而得。
暨阳街道因辖地为诸暨市主要城区,而诸暨历史上曾称暨阳,故有此名。
枫桥镇唐时,今枫桥江两岸枫树成林,故名枫溪,亦称枫江,江上筑有一桥,名叫枫桥,以桥得名。镇名源于此。
东和乡原属璜山小东乡。民国元年与舞凤乡合并,定名东和乡(寓有和合的意思),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后。年与西岩乡合并,仍称东和乡。后管辖范围虽有变动,但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安华镇五洩镇这里曾是五泄洩区的所在地,两者皆因境内有“小雁荡”之称的五洩风景区而得名。
牌头镇点“在看”告诉更多诸暨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