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别不信,你抽屉里的袜子,70%都产自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
大唐街道人口10万,生产的袜子却占了全国的70%、全球的35%,年光袜子的产值就达到了亿,相当于一个四五线城市的全年GDP,而且年很可能突破千亿大关。
小小的大唐街道,是怎么发展成千亿袜子产业的呢?
这个故事,能不能复制呢?
请你一定要看到最后,我的每一句话都是干货。
其实,任何故事的结局都不是偶然的,我把大唐袜子的故事,分为五次浪潮讲给你。
最早,要从年说起。那时大唐镇的隔壁有个“钟家袜厂”,每天能用手摇袜机织出四五十双袜子,一双袜子能赚1块钱,这比在生产队干一个月赚得都多。
大唐镇的人看着眼馋,也琢磨着买机器织袜子,于是东家西家的,大家开始齐心协力,凑钱买机器、织袜子;第二天还不耽误去生产队上班,一举两得。
搁今天这叫什么,全职兼职两不误。
很快,大唐镇就勤劳致富了。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有经验的人们彻底放开手脚,买来效率更高的电动织袜机,袜子产业迅速膨胀。到80年代中期,大唐镇做袜子的农户占到总户数的70%,一半的农户都有家庭小作坊。
说到这,人和、天时,都有了,地利,也少不了。
大唐制袜之所以能够兴盛,还离不开一个好邻居——中国义乌。
这就是第三次浪潮,年。那时,义乌小商品已经发展起来了,总交易额达到了1个亿,全国的采购商的涌入,那叫一个络绎不绝,源源不断。
大唐和义乌相距50公里,运袜子的队伍常年在两地之间往返。
就这样,大唐产、义乌卖的格局逐步形成。这是不是很像深圳和香港的前店后厂?
随着产量越来越大,大唐开始着手打造产业链,走专业化生产道路。
年,大唐建立了第一个轻纺原料市场,之后几年,又陆续形成包括化纤、织袜、印染、营销、运输等全流程的产业链。
第四次历史性浪潮机遇,是年。中国正式加入WTO,MadeinChina开始走向世界,大唐镇的袜子产业进一步腾飞。
到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大唐镇打败了有百年袜业史的美国小镇佩恩堡,成为新的“世界袜都”。实际上,年大唐镇产袜量就达到了90亿双,是佩恩堡的9倍,早就是“世界袜都”了。
但是,当时的咱主要走贴牌路线,自主品牌占比不到10%,虽然大量出口,但利润很薄。
也正是在年,有一句话让中国人黯然神伤,叫做:“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飞机。”那时候每件衬衫利润才2块4,而一架空客A却值2.4亿美金。
穷则思变,咱们开始建设自主品牌了。在这个过程中,淘宝帮了大忙。
这就是第五次浪潮的来临。
淘宝诞生于年,到年零售总额就突破亿。
对于大唐镇的制袜工厂来说,他们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快速树立品牌,建立好渠道,触达终端消费者。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最少要两三年,而在互联网时代,几个月就可以实现。
经历了十几年的建设,到年,全球袜业创新企业排行榜上,中国有36家进入百强,其中24家来自大唐,比美国全国还多6家。
今天,大唐已拥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和3个中国名牌,成为中国品牌崛起的典型样本。
袜子的故事讲完了,但底层逻辑,我还没告诉你。
其实这背后,是了不起的浙商精神。
首先是敢于吃螃蟹。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唐的村民们就敢凑钱买袜机、搞生产,这可是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的。但浙商就是这么“敢”。年、带领6个农民集资块创业的鲁冠球,年、骑着自行车、扛着照相机满大街给人照相的李书福,都是这样的“浙敢敢”。
浙商精神,还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就是说,他们愿意从小处着手,不好大喜功、不贪大求全。大唐的袜子、义乌的小商品贸易、永康的五金制品、宁海的文具、鹿城的打火机,都是一步一步,把小生意做成了大产业。
浙商精神,更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艰苦创业作风。当年大唐镇村民白天去生产队,晚上在家织袜子,吃的苦可想而知。今天,浙江作为消费品大省和电商大省,我们能随处看到大大小小的创业者不舍昼夜服务客户的状态,的确令人佩服。
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