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深入推进,作为杭州都市区核心区的绍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杭绍同城”、“杭绍融合”,不只是口号。杭绍台高铁、杭绍城际铁路、绍兴地铁一号线和杭绍台、杭绍甬超级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建设。未来,绍兴将形成“杭州湾一小时、全市域半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和“全市域一小时、大市区半小时”的高速交通圈。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与杭绍甬同城化的强劲东风,绍兴围绕“融杭、联甬、接沪”战略,正掀起共建共享、共同谱写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区推进绍兴核心区建设新篇章,从山阴时代向镜湖时代和杭州湾时代高歌迈进……
构建区域“大交通”
加速形成杭绍同城“半小时通勤圈”
在城市的融合发展中,普通老百姓获得的政策红利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区域“大交通”的互联互通。
绍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绍兴市将加快推进融杭联甬接沪通道建设,全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4亿元。其中就包括杭绍甬高速、杭绍台高速西线全线、杭州中环绍兴段等融杭重点项目,并将加快推进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杭绍城际铁路、国道上虞段、31省道北延接萧山机场柯桥段等项目。
以浙江省首条跨城轨道——杭绍城际为例,按照杭绍城际铁路设计时速KM计算,从杭州市萧山区香樟路站到绍兴市柯桥区笛扬路站,全程只要25分钟。而杭州中环绍兴段项目将实现绍兴城区与杭州城区的40分钟高架通达。
今年3月,绍兴举行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PPP项目签约,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后,将与杭州至绍兴城际铁路贯通运营,杭州、绍兴市民不仅可以乘坐轨道交通互达城市中心,绍兴还计划推动轨道交通一号线与杭州轨道交通5号线实现“一票通”,实现杭绍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而紧挨着杭州的诸暨已开通与杭州东站间的“西施号”通勤线,诸暨站至杭州城站的市域列车也呼之欲出。城际铁路之外,“跨市”的公交不断在开通。去年,绍兴柯桥路延伸到杭州萧山区,全程票价一元;还有萧山路公交车,终点站距离杨汛桥镇不过一桥之隔。
当然,内联才能外畅。今年,绍兴将加快市域组群互通通道建设和市区融合通道建设,开工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二环西路智慧快速路等,建设市区至店口快速路、常台高速新昌城南互通、国道嵊州黄泽至甘霖段、绍兴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从而完善市域路网结构,构建“市域半小时交通圈”。
承接杭州产业溢出
建设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城市间的协同创新,除了物理空间的打通,自然少不了化学反应的相容。
今年4月,杭州钱塘新区正式获授牌,与钱塘新区接壤的滨海新区,是绍兴最大的开发开放平台。
滨海新区地处杭州湾南翼,是浙江省大湾区四大新区之一,位于杭州湾南岸中段,西接杭州、东连宁波、北邻上海。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是承接杭州、上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推进杭绍甬产业联动的先行区。滨海新区作为绍兴融入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现代医药、高端制造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今年,滨海新区将加强与杭州钱塘新区在规划管理、产业招商、人才引进、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对接,共同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浙江医药先人一步,将总部从杭州搬到了滨海新城。随后又投资78亿建设大型制药生产基地——昌海生物。世界强企业美国新基制药公司与滨海新城的德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正式入股“德琪医药”。去年,绍兴还发布了集成电路小镇规划,并成功“迎娶”芯片产业大佬——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项目签约落户越城区,今年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已列入首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
城市间,产业合作的项目载体正在迅速扩容。柯桥、诸暨、上虞、嵊州、新昌都与杭甬毗邻,也都开展了相关规划和研究,如柯桥区形成编制钱杨新城战略规划研究,今年将启动钱杨核心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设立临杭创新园,规划中欧产业园,主动承接杭州产业、空港经济等外溢项目,培育发展融杭经济、临空经济。诸暨将打造以高铁站为核心的全新升级版高铁新城“融杭先行示范区”。
载体的建设促进了产业资源跨区域流动。正如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所说,“在产业布局和聚集方面,我们不一定按照行政区划,而是按早经济区划布局。最近几年,绍兴在吸引新兴产业项目当中,享受到了这个成果,就是按照最高层级的研发和总部可以在上海、杭州,但高端制造可以布局在绍兴,实现非常有力的整个产业集群的布局。”
把脉新形势,邻居间的资源共享更为密切。“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为绍兴带来了“智力”支撑:越城区与浙江大学共建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上虞区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产教融合园、与中国计量大学共建高等研究院。而诸暨、新昌则分别在杭州滨江区设立滨江“诸暨岛”和新昌研发大楼,建立“飞地”型研发基地。
打造文旅融合样板
共建共享公共资源和服务
文化同是杭州与绍兴的金名片,也是两座城市的天然纽带。杭绍甬一体化进程中,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绍兴的主要优势之一,文化是绍兴最耀眼的标签,古城是最大的载体。因此,要依托绍兴“历史+人文”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体系、产品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具标识度的城市。
有特色才会被需要。放眼当下,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是绍兴的重点工作之一。日前,绍兴提出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文旅融合样板地。一方面,绍兴建设文创大走廊,融入之江文化带,与杭州谋划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并开展越剧等戏曲展演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绍兴正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设计,注重植入产业因子、市场元素,留住长三角现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记忆。
据统计,年春节来绍游客中,杭州游客占比超过21%,位居各城市第一。而随着杭绍交通建设的不断升级,杭绍同城旅游连接的紧密度将达到历史高点,可谓无缝对接。
杭绍同城的聚焦点公共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
教育是杭绍两地资源共享的样板。近年来,绍兴陆续引进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等高校到绍办学,杭绍两地校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而公共服务的均衡化,让两地居民待遇无差别感日盛。绍兴与杭甬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一卡通”,9医院可直接结算;诸暨开通的“杭州通·都市圈”诸暨卡,可广泛适用于杭州主城区的公共交通和特约商户;年杭州亚运会,绍兴的体育场馆将承担部分篮球和排球赛事……
举办“杭州·绍兴周”
谱写融合发展新篇
4月27日至5月2日,绍兴市委市政府将带着丰富的活动“入住”杭州,开展“杭州·绍兴周”活动,以“融杭发展·创赢未来”为主题,绍兴将在杭举办深度融杭推介大会暨“杭州·绍兴周”开幕式,举行“数领绍兴·拥抱蓝海”——数字经济专题活动、杭州·绍兴同城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研讨会暨专题论坛、金融支持绍兴发展银企对接会、绍兴文化旅游推介会暨杭绍文化同脉论坛、“活力绍兴智引全球”人才科技专场等13个专场活动,实现杭州的数字经济、科技、金融、人才等优势与绍兴的智能制造、经典产业、文化旅游的精准对接。
当前与今后的一段时间,“杭绍同城”建设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转变。
春意盎然,使命催征。以“杭州·绍兴周”这场春天的盛会为起点,杭州与绍兴的深度融合,将助力杭、绍两城城市能级的提升,携手谱写更美好的城市融合发展新篇。